近日,经权威机构沙利文的研究和评定,老乡鸡被授予《全国中式连锁快餐行业第一品牌》证书,同时荣获《2022及2023H1全球中式连锁餐饮鸡汤类餐品销量第一》和《全球中式连锁餐饮鸡汤类餐品连续3年销量第一》两项殊荣。这几项荣誉不仅充分展示了其在快餐行业的卓越表现和口碑,更进一步巩固了国内中式连锁快餐领域的领导地位。
扎根中国,服务家庭的快餐品牌
作为中式快餐的佼佼者,老乡鸡致力于将自身打造成顾客的家庭厨房,并一直秉持着为消费者提供美味、营养、快捷的餐饮体验的理念。以“提供健康、美味的餐饮体验”为宗旨,逐渐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近年来,老乡鸡的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通过在全国范围内的大力拓展,老乡鸡已成为中国单品牌门店数量最多的中式快餐品牌之一,拥有超过1200家门店。以安徽市场为根据地,通过深耕细作和品牌影响力的不断提升,逐渐拓展到全国范围。目前,老乡鸡已经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一线城市开设了门店,并且每年门店数量都在快速增长。
自2012年品牌升级以来,老乡鸡一直坚持以服务中国家庭日常用餐需求为己任。凭借其严格把控的食材采购、注重营养的食品加工以及高效快捷的配送服务,老乡鸡成功地占据了中式快餐市场的重要地位。据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上半年,老乡鸡日均进店人数超60万人次。同时,在2018年度中国快餐企业70强名单中,老乡鸡荣登中式快餐全国榜首。
提供健康、美味的餐饮体验
老乡鸡始终坚持以顾客为中心,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健康美味的餐饮体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老乡鸡在供应链管理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创新措施,建立了高效、标准化的食品配送体系,并通过集中采购、研发、制菜和配送等手段确保了食品的一致性和品质。这些举措不仅为老乡鸡带来了强大的竞争优势,也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加美味、健康的餐饮体验。
老乡鸡深知食材是餐饮业的基础,因此在采购过程中注重食材的新鲜度和质量。采用定点采购的方式,选用优质的肉类、蔬菜和粮食等原材料,以保证食材的新鲜度和质量。
为确保食材的新鲜度和质量,老乡鸡拥有高效的物流体系和先进的仓储系统。通过采用智能化的仓储管理系统和冷链物流技术,保证食物在运输过程中的新鲜度和质量。同时,老乡鸡还建立了食品安全检测中心,对食材进行严格的检验和筛选,确保消费者吃得安心、放心。
以高品质、健康美味的餐饮服务赢得市场
除了对食材质量的严格把控和持续创新,老乡鸡还注重产品的深度研发和创新。公司拥有一支专业的研发团队,不断探索和研究新的烹饪技术和菜品,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
以老乡鸡的特色菜品“肥西老母鸡汤”为例,选取180天土鸡与农夫山泉炖制出品,这道菜品以其浓郁的鸡汤味道和鲜美的鸡肉口感赢得了消费者的喜爱,一年卖出超3000万份。除这道特色菜品外,老乡鸡还围绕“鸡”这个核心产品类别,不断推出新口味和新品种。从鸡汤类产品到特色菜品、主食类产品、饮料类、新零售及农副产品,每一个环节都突出了“丰富、好吃、不贵、又健康”的特点,为消费者提供了多样化的餐饮选择。
老乡鸡还注重产品的多元化和差异化。除了传统的中式快餐外,老乡鸡不断探索新的烹饪方法和食材组合,开发出了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菜品和服务,如川菜、粤菜、湘菜等。这些菜品和服务不仅丰富了老乡鸡的产品线,还满足了不同地区消费者的口味需求。
老乡鸡致力于坚守“让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到健康美食”的使命,通过持续推动中式快餐行业的创新与发展,巩固行业领导地位,并提供更多高品质、健康美味的餐饮服务,为消费者带来更加丰富、多元化的餐饮体验。
“合肥高新一号”卫星搭乘中国民营火箭首次海上成功发射;国盾量子推出全球首款小型化可移动的量子卫星地面站……安徽省合肥市通过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化,全面塑造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加速锻造新质生产力,重大产业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被称为“人造太阳”的全超导托卡马克大科学装置,汇聚了“超高真空”等尖端技术。2019年8月,科研人员基于“人造太阳”上的高精度太赫兹激光偏振干涉仪监测技术,在合肥市庐阳区成立安徽中科太赫兹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研制出主动式太赫兹人体成像安检仪等多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去年8月12日,稳态强磁场大科学装置创造了场强45.22万高斯的世界纪录,依托该装置衍生的成果,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刘青松团队针对淋巴瘤、乳腺癌、胰腺癌等疾病的新药研发取得进展。
依托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技术积累,合肥市产投、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合肥市高新区三方共同成立合肥中科离子医学技术装备有限公司,并引进成熟、先进的质子治疗系统作为验证,成功研制出国产紧凑型超导回旋质子治疗系统。合肥中科离子医学技术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永华表示,目前,该治疗系统已完成出厂前验证,即将在合作医院投入使用,有望打破国外在此领域的垄断,大幅降低患者治疗费用。
依托同步辐射光源大科学装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近年来联合企业组建安徽省先进功能高分子薄膜工程实验室,致力于研发制约新能源汽车、新型显示等产业发展的高分子膜,其中动力锂电池隔膜成果可提升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能力。
“合肥正全力推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在推重点项目42个,项目计划总投资约930亿元。”合肥市发展改革委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项目推进处副处长李辰说。
除大科学装置外,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统筹布局人工智能、数据空间等研究院和30个前沿交叉平台,设立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专项基金,已转化成果300余项,孵化企业200余家。
“2021年,安徽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与中科大校长共同商议,提出建设‘科大硅谷’的构想。”安徽省发展改革委科学中心处处长方秀说。去年6月,《“科大硅谷”建设实施方案》印发,“科大硅谷”扬帆起航。
根据方案,“科大硅谷”先期规划建设“一核两园一镇”。其中,核心区位于合肥高新区,布局一批高品质创新创业平台;蜀山、高新“两园”,主要侧重中科大师生创业和成果转化;“讯飞小镇”,打造“生产、生活、生态”共融的科创小镇。
“通过建立运营体系、组建政策基金工具等,‘科大硅谷’建设全面展开。”合肥市发展改革委场景创新推进处处长张杰说。
在创新成果转化机制方面,对于职务发明在“科大硅谷”内转化的情况,按照贡献大小由省市给予一次性奖励。在科技创业方面,“科大硅谷”对高层次人才创办企业提供最高500万元启动资金和500平方米创业空间支持。在汇聚创新创业人才方面,对“高精尖缺”人才按照年收入财力贡献15%以上部分给予等额奖励。在投融资方面,允许管理团队以10%为上限跟投。
目前,“科大硅谷”在深圳、美国硅谷等地组建了7家创新中心;整合、新建高品质创新创业载体340万平方米,10余家商业银行在“科大硅谷”设立专营机构,各金融机构支持载体建设贷款投放超50亿元;常态化举办科创股权实战营等创新创业活动,惠及200多家企业,参训超6000人次。
今年9月底,合肥园博会举办期间,骆岗中央公园全色光显光趣园展馆的激光影秀在激光、投影、光束、烟火和气柱等设备的巧妙融合下,为观众打造了一场精彩的建筑光影秀表演。
打造全色光显光趣园是合肥为创新型企业提供应用场景、推动其走向市场的举措之一。
去年5月,合肥成立全国首个城市级场景创新促进中心,旨在为创新型产品和技术快速进入市场提供应用场景。今年,合肥又组建全国首个城市级场景公司,推进场景应用创新工作。截至目前,已累计服务企业超1200家,促成意向合作106项。
通过连续举办场景创新峰会、独角兽企业合肥行、合肥场景大赛等活动,合肥积极协调相关单位,为全域道路自动驾驶、低空飞行运营、新型储能等新经济、新模式开辟新场景、新赛道。“今年以来,合肥已帮助160余家创新企业梳理挖掘相关可开放场景,吸引80余家外地独角兽等企业到来。”合肥市发展改革委战新处四级主任科员朱显宇说。
合肥市政府副秘书长汪华余介绍,合肥市共面向社会发布了196条场景能力,制定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认定及推广实施方案,今年认定首批“三新”产品50个;共面向社会发布175条场景机会。截至今年9月,共有74个场景形成对接,引进了500余家科创企业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案。(经济日报记者 梁 睿) 【编辑:陈海峰】